EN

团学风采

首页 > 党团工会 > 团学工作 > 团学风采 > 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团 | 以史为鉴守初心,砥砺奋进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02-20 浏览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精神是永恒的传家宝。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电气学院402小队于1月17日至2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红色印记·青年筑梦”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赴秋瑾故居和武昌起义纪念馆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实地研学的方式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凝聚新时代新征程的奋进力量。此次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团队成员在追寻革命足迹中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史为镜、以史明志,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新时代的伟大征程。

一、辛亥革命回顾:深入历史,汲取精神力量

回顾革命历史,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革命精神的深刻内涵。在实地参观前,团队成员们在线上会议中回顾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分享了自己的体悟。

df3ca2db0786ded8b7fadb87e5e864a

图1-行前培训

回顾辛亥革命,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张浩同学分享道:“辛亥革命不仅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更是民族觉醒、追求独立与自由的象征。它让我们看到了无数志士仁人,在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中,勇敢地站出来,推动了封建体制的崩塌,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新篇章。从武昌起义的爆发,到革命党人奋不顾身的牺牲,辛亥革命凝聚了追求民主与进步的无穷力量。”通过回顾这些历史,我们更加明白了辛亥革命所代表的精神:不畏艰险,敢于创新,勇于担当。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二、参观秋瑾故居之行

触摸“鉴湖女侠”的炽热人生

推开故居的木门,时光仿佛倒流至1907年。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团队成员驻足于“秋瑾生平展”前,泛黄的手稿、褪色的戎装照片、复刻的《中国女报》……一件件展品串联起秋瑾从闺阁才女到革命志士的蜕变之路。“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当读到秋瑾的豪迈诗句时,许浩同学不禁感慨道:“她不仅是冲破封建枷锁的觉醒者,更是用生命点燃革命火种的行动派。”

秋瑾生平展览图微信图片_20250215101240

图2-秋瑾生平展

体验中感悟“巾帼魂”

故居特别设计了“秋瑾诗词拓印”“革命密信解码”等互动环节,团队成员们积极参与。在“写给秋瑾的一封信”活动区,童柏豪同学提笔写道:“您曾说‘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如今山河无恙,我们更需以奋斗守护这盛世。”字里行间,既有对先烈的追思,亦饱含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感。这趟6000步的参观旅程,丈量的是历史与当下的距离,丈量出的却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传承。

4232e5002086f22e6373c9ae8290fb6

图3-实践队员瞻仰秋瑾雕像

三、探访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之旅

旧址寻踪:触摸历史的鲜活印记

踏入纪念馆朱红色的门楼,团队成员的目光便被“鄂军都督府”的牌匾深深吸引。这座被誉为“民国之门”的两层砖木建筑,曾是武昌起义后的临时军政中心。跟随讲解员的脚步,驻足于复原的会议室、军务部办公室前,泛黄的电报文稿、斑驳的办公桌椅,仿佛将时光拉回到1911年那个风雷激荡的秋夜。

微信图片_20250215101234微信图片_20250215101127

图4-武昌起义纪念馆历史文物

精神传承:跨越百年的青春共鸣

在展厅内,王文烨同学久久凝视着一组展品:起义士兵使用过的汉阳造步枪、革命志士血书的家信、记录起义过程的珍贵照片……当看到彭楚藩、刘复基等烈士就义前留下的绝笔时,他轻声读出“虽死犹生”的字句,眼眶微湿。最让李耀华同学震撼的,是展馆结尾处的“革命者年龄墙”:黄兴38岁、宋教仁29岁、熊秉坤27岁……“原来那些改写历史的先驱,很多都是‘90后’‘00后’。”

f9de9782d765f95d82ea17ced0fbb9cf_

图5-实践队员与起义士兵雕像合影

四、传承革命精神,激励青年奋进

完成所以实地研学后,团队成员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实践活动是一次触动心灵的历史教育,深刻提升了每个人的历史认知和精神境界。大家纷纷表示,辛亥革命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伟大篇章,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通过了解革命先烈们的奋斗历程和他们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大家更加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了大家要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的责任感。

eecb79bae9580b15f9b4d48242bc209

图6-心得分享与交流

团队成员许浩在总结时表示:“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我深刻感受到,辛亥革命不仅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更为我们今天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精神动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铭记革命先烈们为国家独立与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汲取其中的力量,不断自我提升,努力为国家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一位队员王龙也表示:“此次参观让我更加理解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革命精神。特别是看到纪念馆内展示的历史文献与遗物,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与决心。这种革命精神不止属于过去,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以史为鉴,从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续精神血脉。”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让电气学院402小队的成员们深刻认识到近代中国的变革之路,既有先驱者以命燃灯的决绝,亦有千万人勠力同心的壮怀。这份精神遗产,至今仍在叩问后人如何以敬畏之心守护历史,以革新之志开创未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继续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文:402小队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