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增强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2025年10月18日,西安交通大学硕5067班前往陕西历史博物馆与陕西秦腔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触摸千年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金秋十月,天朗气清。下午四点,同学们怀着敬畏与期待的心情步入博物馆。

从承袭着周秦汉唐遗风的古朴大屋顶,到凝练现代技术与盛唐气象的巨柱飞檐,再到以石为骨、以光为韵的中央大厅,整座馆舍如一方静默的时空容器,无声地收纳着十三朝古都的辉煌与传奇。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时而驻足凝望,仔细端详文物上精美的纹饰与铭文;时而低声交流,探讨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科技智慧;时而举起相机,用镜头记录下这些承载着千年文明的瑰宝。丰富的馆藏与现代化的展陈方式,让大家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进行了一场与先民的深刻对话,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站在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镶金兽首玛瑙杯前,我不仅为唐代工匠登峰造极的技艺所震撼,更深刻地理解了何为‘文化自信’。”班级团员李文淳在分享感受时激动地表示,“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作为新时代的交大学子,我们更应肩负起传承与创新的责任。”

团支部书记张悦在活动总结中谈到:“组织这次活动,是希望同学们能将书本上的历史知识‘立’起来,让抽象的文化概念‘活’起来。通过近距离接触国宝级文物,我们希望引导大家从辉煌的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将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当下的学习与未来的科研创新中,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陕西秦腔博物馆篇》
秦腔,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承载着陕西乃至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记忆。而陕西秦腔博物馆,就是这样一座能让我们深入探寻秦腔奥秘的宝库。
在博物馆的外面,门口飘扬着鲜艳的旗帜,几位同学在此合影留念,洋溢着对秦腔文化的期待,走进陕西秦腔博物馆,仿佛踏入了秦腔艺术的时光隧道。

馆内的演出区域,古色古香的布置映入眼帘,还原了秦腔表演的场景。舞台上,装饰华丽的桌椅披着红底金花的布饰,背景上的文字诉说着秦腔的渊源,让人仿佛能听见那激昂的唱腔。想象一下,演员们曾在这里粉墨登场,用高亢激昂的嗓音演绎着历史的风云变幻、人间的悲欢离合。

而在陈列区,陈列着众多与秦腔相关的珍贵展品。那色彩斑斓、造型各异的木偶,每一个都栩栩如生,它们是秦腔艺术多元化表现形式的见证。从木偶的服饰纹理到面部表情,无不体现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也让人感受到秦腔艺术在细节上的极致追求。

陕西秦腔博物馆不仅是秦腔文物的收藏地,更是秦腔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平台。它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秦腔,了解这门古老戏曲艺术的魅力,让秦腔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在新时代继续闪耀光芒,不断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走进秦腔、爱上秦腔。
此次“触摸千年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主题团日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历史教育与美育实践,更是一堂深刻的思想洗礼课。它极大地激发了硕5067班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坚定了大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理想信念。活动在硕5067班的满载收获与深刻思考中圆满结束。
文字:曹文 吉浩航
图片: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