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团中央和校团委关于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进一步引导广大团员青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科研报国理想信念,9月21日,S5085团支部召开了九月份团员生活会。会议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锤炼本领团结奋斗”为主题,通过主讲人专题发言与集中研讨,引导团员青年在重温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在科研探索中坚定报国志向。
本次团员生活会由团支书主持,五位主讲人分别围绕不同主题进行了深入讲解与分享。会议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开展,团员们精神饱满,积极参与交流,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刘嘉伟: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刘嘉伟同学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为主题,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的十四年烽火岁月,回顾了中华民族浴血奋战、从苦难中奋起的壮丽史诗。伟大的抗战精神凝聚为“四重奏”——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这是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精神丰碑。在讲解中,他进一步说明,新时代青年应当把爱国情怀转化为科研攻关的实际行动,把民族气节体现在学术诚信和社会责任上,把英雄气概融入拼搏奋斗的日常,把必胜信念落实在克服科研难题的坚持之中。在讲述抗战歌声与影像时,刘嘉伟通过《松花江上》和《义勇军进行曲》等经典抗战歌曲,引导大家感悟红色旋律的力量;通过《百团大战》和《钱学森》等影视作品,鼓励大家在影像中汲取历史智慧。最后,他提出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清单:精读一本红色书籍、参与一次志愿讲解、攻克一个科研难题,把对抗战精神的学习落实为具体行动。他号召团员青年要把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奋斗融入科研报国的伟大征程。

二、王子凝:纪念历史,缅怀先烈
王子凝同学以纪念历史,缅怀先烈为题,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华民族在全面抗战时期的艰辛历程。他指出,抗战不仅是一场军事斗争,更是一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考验。详细回溯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前赴后继的壮烈历史,从台儿庄大捷到百团大战,每一次胜利都凝结着无数先烈的鲜血与牺牲。重点讲述了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历史走向的决定性意义:它不仅终结了百年来屈辱史,也为中国走向独立、民主、解放铺平了道路。这场胜利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见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族团结奋斗的成果,也是人类正义战胜邪恶的历史证明。最后她呼吁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研究生,我们应当继承先烈遗志,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面对科研道路上的困难,以战略眼光把握学术发展的方向,在艰苦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的统一。

三、刘嘉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刘嘉俊同学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切入点,生动描绘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浴血奋战。他强调,抗战既是军队的较量,更是全民的抗争,十六至二十五岁的青年在战场上占据了主体地位,彰显了青春力量的伟大担当。他讲述了中国军队在艰苦条件下锻造出的钢铁意志,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进程。通过介绍九三阅兵的新时代军队新气象和军队的先进武器装备告诉同学们抗战精神并未因时间流逝而褪色,而是成为新时代青年不断奋斗的思想武器。无论是在实验室攻关科研,还是在社会服务中担当奉献,这种精神都将激励青年一代不断前行。最后他号召同学们要把抗战精神与新时代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既要有敢于攻坚的勇气,也要有持之以恒的定力,把个人的科研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敢坐冷板凳,专注科研攻关,为解决“卡脖子”问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张淇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领悟教育家精神
张淇瑞同学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领悟教育家精神入题,重点介绍了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教育家精神与抗战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跨越时代的力量。教育家精神首先体现为深厚的家国情怀。无数教育工作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坚守讲台,把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作为毕生追求。教育家以身作则的精神价值。正是他们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让一代又一代学子在榜样感召下茁壮成长。教育家精神对新时代青年具有引领作用,在科研道路上,要以探索真理的精神回应时代呼唤,在服务社会中发挥专业价值。讲解中特别提到“西迁精神”,交大的西迁精神是交大教师群体在民族大义面前作出的伟大抉择,体现了教育者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的责任担当。最后,他呼吁青年学子要以“青春之我”筑“强国之梦”,把教育家精神转化为自我成长和科研报国的动力。

五、吴清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吴清爽同学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为主题,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他指出,新中国是在抗战胜利和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承载着亿万人民的希望与梦想。在发言中,他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无论是在抗战年代,还是在建设新时代强国的征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最深沉的民族情感、最持久的精神动力。他也特别讲述了“西迁精神”,以西部大开发和高校内迁为背景,强调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无怨无悔奉献青春的崇高品质。他认为,这种精神对于研究生群体具有直接的激励作用:要敢于在祖国最需要的科研领域“安营扎寨”,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六、团员热烈反响:铭记历史,科研报国
在五位主讲人深刻而生动的讲解之后,与会团员们积极交流学习心得,纷纷表示深受鼓舞。大家一致认为铭记抗战历史,不仅是为了缅怀过去,更是为了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要落实到科研攻关、社会服务、志愿奉献等具体行动中,新时代青年必须把个人成长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把科研志向与报国情怀统一起来。有同学表示:“抗战时期的青年用生命守护家国,我们这一代青年则要用知识和科研成果报效祖国。”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新时代青年坚定科研报国志向提供了不竭动力。希望全体团员能够把学习抗战精神与科研实际结合起来,在学术攻关中迎难而上,在志愿服务中无私奉献,在团队合作中团结奋斗,在国家发展中贡献力量。作为新时代研究生,大家既是红色精神的传承者,也是科技创新的开拓者,更是民族复兴的建设者。要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把个人理想与强国伟业紧密相连,用青春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篇章。本次团员生活会在同学们热烈的讨论后圆满结束。团员青年们带着深刻的历史感悟与坚定的奋斗决心走出会场,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科研和生活中,继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青春之名,赴强国之约。
文字:张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