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开展班级心理健康建设工作,积极引导班级同学面对科研生活中的苦难和情绪,鼓励班级同学学习心理健康相关内容,4月21日,电气工程学院硕4076班开展“科研生活中的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班会由班长郜云天主持,心理委员王致文做主题内容分享,并邀请了学院心理专项兼职辅导员孙启明。班会紧紧围绕心理问题展开互动和讲解,鼓励同学正视心理问题,排解生活中的困扰。

班会第一部分讲述科研压力下的情绪管理,从心理趣味小问题开始切入,班级同学对在面对科研困难时的做法进行投票。投票结果显示,有20%的同学会产生自我怀疑,45%的同学会选择娱乐放松,15%的同学会找朋友/家人倾诉,20%的同学为其他解决方式。大部分同学在科研压力下都有着自己的处理方法,但也有部分同学会选择独自忍受。
心理委员王致文提到压力来源分为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很多时候对结果的完美追求造成了自身压力,同时身边人的评价和看法也会对科研工作产生了无形的压力。在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调查结果显示,60.1%的研究生有焦虑问题,35.5%的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应该正视学习工作中的心理问题,学会宣泄压力。洗个热水澡,出去透透气,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有效地转移注意力,缓解自身的压力,舒缓心情,令身心感到愉悦。

第二部分讲述人际关系问题,心理委员王致文表示人际关系并不是单纯地“搞好关系”。针对学习工作中会遇到的相关问题,如朋友间之间的“冷战”、小组合作中的分工不合理,在会议中难以开口发言等问题进行探讨和讲解。多数的心理压力问题都和人际关系有关系,因此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尤为重要。

之后班会介绍了MBTI,即“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类型指标”,鼓励同学了解自己和他人在社交时的偏好和特点,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友好交流,沟通解决问题。同时,班会推荐了《非暴力沟通》和《被讨厌的勇气》两本心理书籍,希望能让同学了解更多人际关系交往中的心理学知识,将其更好地应用在生活实际中,学会了解自我,理解他人,尊重他人。

心理专项兼职辅导员孙启明对心理主题班会做总结发言,将心理班会总结为接纳和尊重两个关键词,并对于心理压力处理提到了冥想等建议,鼓励同学们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及时找辅导员、老师、心理委员沟通,班级和学院是同学们坚强的护盾。最后,全体与会成员合影留念,活动圆满完成。

图片:郜云天
文字:王致文 张其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