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团学风采

首页 > 党团工会 > 团学工作 > 团学风采 > 正文

破“压”前行,科研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硕4077班举办研究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发布时间:2025-04-21 浏览量:

2025年4月21日,电气工程学院硕4077班举办了一场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主题为“破‘压’前行——科研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班会由心理委员常凯颖主持,吸引了全班同学积极参与。活动不仅聚焦科研压力的科学应对,还通过互动体验、案例分享与资源推介,为同学们打造了一场“心理赋能”的暖心课堂。

一、直面压力:从数据到故事,看见科研人的困境

班会伊始,常凯颖通过一组数据揭示了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据《Nature》统计,全球15%~25%的研究生对其学业经历感到不满,41%和39%的研究生分别面临抑郁和焦虑。结合班级匿名调查结果,她指出,论文进度滞后、实验反复失败、就业焦虑是同学们压力的三大主要来源。

为让讨论更贴近实际,班会设置了“压力分享”环节。一位同学分享道:“连续两周实验数据异常,我一度怀疑自己是否适合科研。直到导师提醒我‘失败是过程,不是结局’,才重新调整心态。”这一真实案例引发共鸣。

二、科学应对:从理论到实践,解锁压力管理工具箱

针对压力应对,常凯颖系统讲解了五大实用方法,并鼓励同学们结合个性选择“压力出口”。例如,性格外向者可通过与亲友倾诉释放情绪,而内向者则更适合通过阅读或艺术活动转移注意力。

在认知层面,“埃利斯的ABC理论”成为讨论焦点。以“论文被拒”为例,生动阐释了不同信念(B)对情绪结果(C)的影响:若认为“学术能力不足”(B1),可能选择放弃修改(C1);而若将其视为“完善研究的机会”(B2),则会积极改进(C2)。这一理论帮助同学们学会从认知层面调整心态,化压力为动力。

三、身心赋能:从呼吸到资源,构建支持网络

班会现场,常凯颖带领大家体验了“4-7-8呼吸法”,并解释其科学原理:缓慢呼气可激活副交感神经,降低皮质醇水平,从而快速平复情绪。此外,班会还拓展介绍了正念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等调节技巧,并推荐了一些心理健康类APP。

在校园支持方面,心理委员重点推介了校园心理支持资源,包括陕西省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400-896-0960)、学校心理咨询预约平台,以及兴庆、雁塔、创新港三校区的心理咨询地址与联系方式,呼吁同学们“无需孤军奋战”。

“卓越的科研成果,必然诞生于健康的心灵土壤。”硕4077班的这场班会,不仅是一次压力管理的科普,更是一颗唤醒自我关怀的种子,在科研长路上,助力每一位学子轻装前行。

图文:常凯颖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