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支部同学拓展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潜能,硕5074团支部以“对话电气名师,启迪科研人生”为主题,举办了采访专业知名教授团日活动。10月13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东一楼电气工程学院办公室内,硕5074团支部邀请到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耿英三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内容丰富、启迪思维的科研经验分享。
耿英三教授是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知名教授,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在电气工程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在宣传委员张雨佳调试好拍摄设备后,采访正式开始了。班长欧阳超凡、团支部书记黄怡康代表支部同学就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研究生规划等话题与耿教授展开了深入交流。

一、科研工作的三重素养
耿教授办公室内摆放的学术书籍和科研设备,无声地诉说着这位学者多年的学术积淀。面对“科研工作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的问题,他沉思片刻,娓娓道来。
“第一是坚持不懈的科研态度。”耿教授强调,做科研需要制定详细计划,并持之以恒地推进。其次他指出,永不言败的科研精神同样关键,科研中遇到困难是常态,重要的不是回避而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法。最后,耿教授特别强调了团队的协作和诚信。他表示,现代科研已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需要大家携手合作,秉持诚信态度,才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这三点有力地印证了西安交通大学长期以来倡导的“学术主导、师生为本”的育人传统,这也正是新一代科研人的素养传承。
二、研究生生活的规划蓝图
对研一新生如何度过三年研究生生活的问题,耿英三教授也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他强调研究生首先要在科研工作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在第一年学好基础课的同时不落下科研课题。足够的投入才能产生相应的成果。其次,他建议同学们多与团队进行协作,包括老师和同门,要虚心学习,促进共同进步。最后,耿教授特别指出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强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心健康才能持久投入科研工作。
这些建议与耿教授言传身教的育人理念高度一致,他强调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全面素养培养,共同为新时代科研人才的成长指明了方向。
三、青春寄语,展望未来
活动尾声,耿教授为交大电气学院2025级研一新生送上了真挚祝福。他希望同学们努力奋斗,为课题组做出优秀成果,同时不忘再次亲切地提醒大家要有强壮的身体,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耿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为刚刚踏上科研之路的同学们指明了方向。他的分享不仅涉及学术研究的方法,更包含对科研精神和人格养成的全面思考。

通过这次面对面交流,同学们不仅拓展了学术视野,激发了科研兴趣,更从耿教授身上感受到了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归途,笔记本上记录的不只是科研方法与规划建议,更有一份对学术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待。未来,硕5074团支部将继续邀请更多学者分享经验,让科研的种子在更多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
文字:邵士昊 李元康
图片:张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