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拂面暖,道德清泉润心田。2025年3月10日,硕3071团支部的团员齐聚3-4013教室,在团支书周佳婧的带领下,以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团日活动,让雷锋精神穿越时光长河,焕发出新时代的璀璨光芒。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信仰之光
投影屏上泛黄的纪录片胶片徐徐展开,雷锋同志补丁摞补丁的军装、斑驳的日记本、修补过数十次的解放鞋,在历史影像中次第呈现。这些鲜活的影像如同时光胶囊,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誓言镌刻进每个人的心间。

平凡铸就伟大,精神永续薪传
"大家是否注意过,雷锋日记里出现最多的词汇是什么?"团支部宣传委员罗超杰举起泛黄的《雷锋日记》影印本,以沉浸式讲述揭晓答案:"是'人民',整整出现了129次。"当他娓娓道来"行军途中让出水壶""深夜为战友缝补棉裤"等故事时,窗外的树影婆娑摇曳,仿佛也在聆听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特别是"钉子精神"的现代诠释——以挤劲钻劲攻克科研难题,引发了电气工程专业学子们的强烈共鸣。

叩击心灵之问,激荡思想火花
"新时代的'螺丝钉'应该拧在何处?""实验室里的'钉子精神'如何体现?"组织委员席静媛精心设计的思辨题,将活动推向高潮。团员们展开头脑风暴,"科研数据要像雷锋记账本般锱铢必究""组建学业帮扶小组传承'战友温情'"等创意提案不断涌现。


拳心凝聚信仰,赤诚再启新程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周佳婧铿锵有力的领誓声中,全体团员面向猎猎团旗庄严宣誓。此刻,朝阳穿透玻璃窗,为青年们挺拔的身姿镀上金边。宣誓声与心跳声共振,那份22岁战士用生命诠释的信仰,在21世纪青年的血脉中澎湃新生。

这场精神盛宴,不仅让雷锋形象从教科书走入现实生活,更在新时代青年心中播下知行合一的种子。正如周佳婧在总结中所述:"当我们把实验室的每一个数据当作'为人民服务'的注脚,当我们将食堂餐具回收行为视作'螺丝钉精神'的延续,雷锋精神就真正活在了新时代的土壤里。"窗外玉兰含苞待放,窗内青春誓言铮铮,这场春天的约定,正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雷锋新篇。

文字:李文婧 周佳婧
图片:李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