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生党建

首页 > 党团工会 > 党建工作 > 学生党建 > 正文

党建引领·研路奋进 | 硕5066、硕5067、硕5080党支部共建十一月党组织生活

发布时间:2025-11-15 浏览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强化党员思想政治教育,11月7日晚,硕5066党支部、硕5067党支部与硕5080党支部在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开展了十一月党组织生活。本次会议由龚夏同志主持,会议主题为“党建引领、研路奋进”,旨在通过党员大课学习内容分享与口头汇报,进一步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与行动自觉。

2C10

专题一:党建引领科教融合,青年党员勇担使命

会议第一部分,马博文同学做专题一:党员大课内容分享报告,结合电气专业研究生的“本职工作”和预备党员的“自身实际”,分享了他对党员大课的学习体会。报告结合党员大课内容,从政治理论、教育战略与科研实践三方面展开,系统阐述了新时代青年党员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责任担当与行动路径。

2A7E

在专题汇报的第一部分,马博文同志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他指出,卢建军同志在党员大课中提出“党建和业务要深度融合”,这为高校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党建不能游离于科研之外,而应当成为思想之锚、行动之魂。如果党建脱离科研主线,就会出现“两张皮”;反之,科研若失去党的政治引领,也将缺乏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

29AA

在“教育强国的观念与实践”部分,马博文同志从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出发,深入解读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布局。教育从未像今天这样被推向国家利益和目标的中心。他回顾了历史经验:无论是英国的工业革命还是美国的信息革命,能够引领时代的国家无一不重视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教育强国建设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更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报告中,他还总结了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成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持续优化,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深化。特别是在电气工程、人工智能、储能等交叉领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2C64

围绕“教育发展方向”主题,马博文同志结合党员大课中的重点论述,从知识更新、多学科融合、创新竞争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教育强国的时代要求。他指出,未来的创新竞争不再是单一产品或技术的较量,而是以“供应链—技术集群—系统创新”为核心的综合比拼。这要求青年科研人员要具备跨学科视野与协同创新能力。他建议青年党员构建“T型”知识结构:纵向深钻专业核心,横向主动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交叉工具;既要保持理论研究的深度,也要强化科研成果的社会应用价值,实现“知识创新—价值转化”的良性循环。他特别强调,青年党员要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在真实工程问题中锤炼科研能力,在团队合作中培养沟通协作精神,为推动产业转型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担当。

2E9B

在报告的最后部分,马博文同志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可行举措:立德树人,深化培养拔尖人才,推动科创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加快建设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持续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加强建立高质量教师体系,提升教育的全球影响力。他号召全体党员要“跳出局外人思维”,真正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战略相结合,在科技报国的征程上不断探索与实践。“教育强国的建设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我们既是受益者,更是建设者。”

2D00

以学促思,以思促行——党员大课口头汇报环节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青年党员的政治素养与责任担当,近日,我校党员大课口头汇报会在会议室隆重举行。会上,多位青年党员同学结合自身学习与专业实际,分享了对全会精神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党员的思想风貌与使命追求。

赵泽宇同学作为首位发言的党员,结合参加学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的经历,畅谈了自己的心得感想。他提到,卢建军书记在宣讲中系统解读了二十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着重强调在“十五五”关键时期,学校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深度融入产业创新,以“强基础、促融合、扩开放、深改革”的发展思路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同时要求坚持“三个贯通”,全力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作为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赵泽宇同学对全会精神有着更为贴合专业的理解。他表示,电气工程专业直接对接国家能源电力等重要战略领域,全会提出的“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为青年学子指明了明确的奋斗方向。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根基,电气工程领域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将成为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针对青年党员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赵泽宇同学提出了三点具体要求:一是要扎实学好专业基础,聚焦科研难点问题,不断筑牢创新根基;二是要主动参与团队协作,密切关注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融合;三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持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将个人发展紧密融入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他坚定地说:“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学校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C96

随后,张雷等多位同学也分别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与专业背景进行了发言。张雷同学分享了对怀进鹏部长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系统阐述的学习感悟,他表示,怀进鹏部长从“观念与实践”“形势与启示”“路径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精辟分析,以及对未来八大重点任务的深刻解读,让自己深受启发。

张雷同学谈到,怀部长强调要牢牢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这启示青年党员未来的职业选择不能是单纯的个人谋生手段,而应首先考虑其政治方向和人民立场,思考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意味着选择为谁服务、为什么样的目标奋斗。同时,教育的“战略属性”要求大家具备前瞻眼光,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未来三年攻坚目标”和长远发展战略,使个人成长与教育强国、民族复兴的进程同频共振。

他还结合报告中指出的八大重点任务谈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直指大学生的核心任务,提醒同学们不仅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勇于挑战前沿,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精神,努力成为国家破解“卡脖子”难题所需的人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则指明了实践方向,提示大家要积极关注业界动态,争取参与科研项目和实习实践,在“产教融合”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学习与实践脱节。张雷同学表示,作为青年党员,应当以教育强国蓝图指引个人奋斗方向,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刻苦学习中增长才干,在明辨是非中坚定信仰,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中勇担时代重任,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贡献青春力量。其他两位同学也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既有对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刻思考,也有对自身成长成才的清晰规划,充分展现了我校青年党员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2FD2

陆方洲同学从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出发,结合自身学习体会,从“站位与定位”、“专业与事业”、“身份与本色”三个层面进行总结。他表示,作为新时代的交大党员,应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蓝图,以“西迁精神”为引领,把专业学习视为科技报国的实践,把党员身份转化为勇于担当的行动。

29EC

张航银同学结合怀进鹏部长的讲话,围绕“教育强国与大学生党性教育”主题进行交流。他指出,教育强国的核心不仅在于硬件和科研,更在于培养一代代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党性教育正是帮助青年党员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重要保障。他认为,“教育强国”与“党性教育”相辅相成,为青年学生提供成长平台与精神动力。

2D35

叶晟同学围绕党员大课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展开分享。他结合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叶晟同学以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高校在学科交叉、产学融合中的创新举措,并分析了青年科技人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他强调,要充分发挥政策支持与科研平台优势,形成“重视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人才”的社会合力,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AEF

此次党员大课口头汇报会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加深了青年党员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与把握,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与责任担当。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文字:韩陈阳 党朝乐 孙朔 靳若男

图片:王思清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