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深刻领会人工智能对电气行业发展的战略意义,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硕3063党支部决定针对“两会精神学习”和“人工智能赋能电气行业发展”两大主题,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暨三月组织生活。本次活动旨在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增强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解,激发科技创新热情,为电气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组织生活分成三个党小组进行开展,分别由各党小组组长带领组内党员同志以及积极分子开展,同志们积极参与、反响热烈。
一、电气学院硕3063党支部第一党小组
电气学院硕3063党支部第一党小组在3月26日于创新港3号巨构二楼南瑞会议室开展组织生活,由第一党小组组长卢泓睿进行主持。会议首先针对全国两会中的科技热词,如“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教兴国与国家创新体系”进行解读,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两会提出的“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电气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各同志们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甘润澄同志认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基础理论学习,为技术创新打下坚实基础;陈思颖同志认为陈思颖同志认为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将其作为指导科研工作的行动指南,要立足自身专业,找准研究方向,努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组织生活第二项针对人工智能在电气行业的发展展开讨论。小组成员分享了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优化、故障诊断、智能运维等领域的实际案例,并探讨了当前技术应用中存在的挑战,如数据安全、算法可靠性等问题。大家认为,人工智能的赋能将推动电气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也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行业规范。同志们一致认为,青年党员应主动学习前沿技术,积极参与行业实践,同时注重思想引领,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
二、电气学院硕3063党支部第二党小组
电气学院S3063党支部第二党小组在线上召开党小组会议,围绕“聚焦两会精神与AI赋能,服务青年成长”主题展开学习讨论。会议由第二党小组组长史家驹主持,小组全员参会。
会议首先集中学习了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内容。通过对科研投入、能源转型等关键数据的分析,党小组重点解读了2020至2025年科研投入占比从2.4%提升至3.1%、基础研究经费占比突破8%的突破性进展。结合两会提出的“新型电力系统”“氢能储能技术”等科技热词,成员们深入探讨了电气学科在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风光储一体化等领域的科研攻关方向。
在人工智能赋能电气行业发展的议题中,党小组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自2019年以来关于人工智能战略价值的重要论述,并结合学院科研成果展开讨论。会上讨论了电气学院研发的“风光储联合预测系统”,有效降低弃风弃光率,成为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力系统结合的典型案例。

三、电气学院硕3063党支部第三党小组
电气学院S3063党支部第三党小组于3月27日晚召开小组会议。首先,小组组长魏成骁同志简要介绍了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并阐述了他对其中“新质生产力”相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新质生产力最早由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强调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胡兆钦同志强调要培养政治敏感度,把握好国家发展和行业前沿的风向标。
会议第二项内容,同志们交流了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领域的作用。周君吉同志提到,前段时间浙江电科院提出了智能巡线算法,将AI应用到电网状态检测领域,提高了巡线效率。刘权同志认为,对人工智能给出的结果,若需要人工核查,效率仍需要权衡。胡兆钦同志提议,要思考人工智能可以替代哪些工作,不能取代哪些工作,并重点强化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的部分。魏成骁同志认为,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仍面临很大的挑战,包括数据安全问题、事故追责问题,以及对电网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小概率极端事件的应对。

通过此次组织生活分组研讨,支部成员深入学习了两会精神,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行业中的应用与前景,进一步凝聚共识:一是将两会精神转化为科研动力,瞄准“双碳”目标攻关关键技术;二是以党建引领创新,推动AI技术与电气工程深度融合。接下来,支部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会议精神,为推动电气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字:卢泓睿、魏成骁、史家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