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原中国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以下简称“iCAN大赛”)是鼓励原创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的大学生综合性创新赛事,秉承“自信、坚持、梦想”的精神,倡导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促进和加强物联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的产学研结合,搭建科技人才创新生态平台。
2025年第十九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始报名了,竞赛周期为2025年4月至12月,通知详见附件及大赛官网:iCAN (g-ican.com)。
一、赛道划分
(一)创新赛道。鼓励学生激发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展示团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团队协作自主完成的原创作品为主要成果体现。
(二)创业赛道。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提升商业化能力,发现市场需求。通过大赛来展现创业风采,高效对接投资机构,推动项目市场化落地,助力学生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双赢的愿景。
(三)挑战赛道。鼓励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参赛项目更好的与产业需求结合,大赛联合企业发布前沿技术课程和赛题,提供相应软硬件支持,加强产业与高校教育之间的链接,由人工智能、机器人、商业管理、集成电路等赛项组成。
二、参赛须知
(一)参赛方向。参赛项目需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在智慧家庭、智慧农业、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能穿戴、智能制造、智慧文娱等各领域的创新应用。
(二)参赛要求。参赛项目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必须为参赛团队原创项目,使用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为参赛团队所有或经技术持有者书面授权,具有创新性和商业价值,且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凡参赛团队必须接受大赛有关免责条款。
(三)报名要求。参赛项目均需在大赛官网(www.g-ican.com)提交报名材料(含团队信息、项目相关资料等),报名结束后不可修改报名信息。关注大赛官方公众号(iCAN大赛)及时获取大赛通知及赛事资讯。参赛选手在单项比赛中不得重复组队参赛。
三、参赛范围与条件
(一) 创新赛道
1、项目类型:智慧家庭、智慧农业、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能硬件、智能制造、智慧文创、智能环保。
2、参赛对象: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在读学生(含本科、专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必须以团队形式参赛,每支团队2-5名队员,禁止跨赛区组队和参赛,赛区以队长所在院校的地区为准,每人仅限报名1支团队,每个团队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创新赛道和创业赛道不允许重复参赛,往届一、二等奖不允许重复参赛。参赛团队制作可以演示和操作的产品或系统为有效参赛作品,参赛作品务必是学生原创,谢绝任何形式的导师课题参赛。参赛团队制作出能实现基本功能的产品,并撰写详细的产品说明书。
3、报名要求:2025年4月1日-7月31日参赛项目均需在大赛官网(www.g-ican.com)提交报名材料(含团队信息、项目相关资料等),报名结束后不可修改团队信息。报名信息需包含团队成员信息和参赛产品介绍材料,介绍材料包含产品说明书、答辩PPT、实物演示视频和产品原创性说明文件,所有赛程的参赛产品介绍材料中不得体现参赛团队的单位名称及指导老师姓名,仅可体现参赛学生姓名。(参赛项目材料具体要求详见大赛官网)。
(二) 创业赛道
1、项目类型: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技术/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及产业创新。
2、参赛对象: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在读学生(含本科、专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或毕业五年内的学生,要求团队已使用自主完成的创新项目注册公司,队长为企业创始人或核心团队成员(持股比例不低于10%),必须以团队形式参赛,每支团队2-5名队员,禁止跨赛区组队和参赛,赛区以队长所在院校的地区为准,每人仅限报名一支团队,每个团队指导老师数量不超过2人,创新赛道和创业赛道不允许重复参赛,往届一、二等奖不允许重复参赛。参赛项目应符合科技、社会发展趋势,可以是课题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有完整的商业化思路、创新产品或服务,解决具体市场需求痛点,具备团队原创性,并撰写详细的商业计划书。
3、报名要求:2025年4月1日-7月31日参赛项目均需在大赛官网(www.g-ican.com)提交报名材料(含团队信息、产品介绍资料等),报名结束后不可修改团队信息。报名信息需包含团队成员信息和产品介绍材料,介绍材料包含商业计划书、答辩PPT、实物演示视频和产品原创性说明文件。(参赛项目材料具体要求详见大赛官网)。
(三) 挑战赛道
1、项目类型:大赛联合企业发布前沿技术课程和赛题,提供相应软硬件支持,由人工智能、机器人、商业管理、集成电路等赛项组成。鼓励合作企业共同进行产业命题研究和人才培养。
2、参赛对象: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在校学生(含本科、专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可以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禁止跨赛区组队和参赛,赛区以队长所在院校的地区为准。
3、其他说明:挑战赛道命题方案将由大赛组委会审核后另行发布。合作企业需遵守大赛的规章制度,按照大赛的流程和要求参与大赛的相关活动。
四、联系方式及注意事项
1、联系方式
校赛组织群:有意报名者请加入QQ群:747652811,注意查阅群内公告的报名注意事项,务必仔细阅读报名方式、报名规则及赛事介绍。
学院负责人:原老师,邮箱:yxn0002017060@xjtu.edu.cn
请有意参加的同学同步关注大赛官方公众号,及时了解竞赛消息。
2、重要时间节点
(1)参赛报名、作品制作(4-7月份):所有参赛团队统一通过大赛官网(www.g-ican.com)报名,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31日。
(2)校内审核(8-9月份)
(3)分赛区选拔赛(9-10月份)
(4)全国总决赛(11月份)
电气学院
实践教学中心
202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