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3月27日专电(吴刘佳)近日,重庆3000多名高三考生结束考前体检。体检报告表明,听力不合格的高中生比例,在最近几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专家认为,学生听力很大程度受到长期听MP3等电子产品的影响,因此,专家建议,中小学生在使用耳机时,将音量控制适度,最好控 制在60分贝以下,时间也不宜过长。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耳鼻喉科专家称,目前高中生在听MP3时,喜欢将声音调到最大,甚至调到周边人都可以听见的音量,那肯定已超出90分贝。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超出85分贝至90分贝,即属于噪声强度的有害水平,除非噪声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长期处于这样高分贝的噪声下,听力必然受到损伤。听MP3时间过长,导致耳朵长期受音乐震动的刺激而发炎,对高频率声响的正常听觉能力减弱。这种耳疾医学上被称为“噪音性听力损伤”。
据介绍,随着MP3等便携式播放器的盛行,“MP3耳疾”目前在每月的门诊量中比例约占三分之一,平均一个月接诊10余名患者。同时,门诊也接受了多例“MP3听力障碍”患者,并且越来越偏低龄化。长期“曲不离耳”会造成听力低下。对此,专家建议,在使用MP3等便携式播放器时,应将音量控制适度,尽量保持在60分贝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