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震重灾区什邡市的抗震救灾队伍中,有一对并肩战斗的夫妻,他们来自南京军区第85医院医疗队,丈夫童强是一名外科医生,妻子陈徽军是医疗队教导员。
两个月前,医院给童强的父亲下达过病危通知书,经抢救暂时脱离了危险。老人也需要照顾,但夫妻二人还是要求去震区救灾。
5月14日晚,童强、陈徽军和近200名战友乘军用运输机抵达成都某机场。次日中午,医疗队机动到什邡市罗汉寺,陈徽军和队员们仅用45分钟,就开设了一家集内外科、B超、两张野战手术台、20张病床的野战医院。
什邡市的灾情令人揪心,当地3所大医院中的两所近乎瘫痪。医疗队迅速展开救治工作,大量伤员涌入这家野战医院。
10岁女孩夏俐“下颌骨折缝合术”在这里完成,45岁高龄孕妇杨启菊在这里剖腹生产,72岁老人田运芝“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这里紧张进行……连续两天两夜,医疗队完成了310例重伤员的救治。
5月25日16时24分,青川发生6.4级余震,陈徽军正在野战医院组织医护人员为一名70多岁骨折老人实施手术。大地像打摆子一样摇晃起来,手术器械散落一地。而此时,童强和战友们正在蓥华镇组织搜救伤员。
“刚刚这边有强烈余震,你那边怎么样?”现场组织完场地清理和手术后,陈徽军急切地给童强发送短信。
没有任何回音,拨打电话不通。
强烈余震,山体滑坡,道路崩塌,泥石流……陈徽军不敢再想下去,灾情也容不得她多想,她立即带领一支医疗小分队到受灾群众安置点去巡诊。
第二天上午9时多,陈徽军才得到丈夫安全的消息。
那天强余震发生时,童强和战友们正往蓥华镇竹溪村赶,那里有10多名群众受伤等待救治。
通往竹溪村的路都是崎岖的山路,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深渊,巨石随时可能滚落下来。急行军14公里后,童强和战友们终于赶到竹溪村,及时把6名危重伤员从死亡边缘抢救过来。
后来,人们才知道,这夫妻二人曾在短信中约定:万一我们中的一个不幸遇难,另一方一定要继续战斗在灾区,并履行赡养双方老人的义务。
“童强,我打算在灾区助养一个孩子。”陈徽军给丈夫发去了短信。丈夫的短信很快回复过来,他全力支持妻子。
本报什邡6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