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录音:发射一刻)
各位听众,昨天傍晚6点05分04秒,承载着“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点火发射,顺利升空。中国航天开始了历史上最远的“长征”。嫦娥一号踏上了奔月之旅。
嫦娥一号卫星将于今天(25日)下午进行第一次变轨。变轨后,卫星轨道近地点将抬高到离地球约600公里的地方。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西昌发射中心发表讲话,转达了胡锦涛总书记对“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的祝贺。
(出录音:曾培炎)
为了能亲眼目睹嫦娥一号奔月的这一历史性时刻,昨日在西昌卫星中心发射现场,聚集了上千游客和记者就赶到了两个观测点近距离观看和采访。
广州某旅行社也组织了一个“奔月团”,团友王生昨日在到达西昌基地后已经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在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后,王生向我们描述了现场目击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的全过程。
(接录音 游客)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更多的广州市民,选择了守在电视机前看发射的现场直播,共同分享发射成功的喜悦。
(接录音 长度 分 秒)
【记者】傍晚五点多,已经有不少的市民围在天河广百百货的户外大屏幕附近,等着收看嫦娥1号探月卫星的发射直播。晚上7点10分,看着嫦娥1号准确进入轨道,发射中心宣布成功,现场围观的市民都为这一刻而激动不已。
【录音】“嫦娥1号点火的时候,真的好壮观,看得我很激动。我们是中国人,很为嫦娥奔月自豪,骄傲,真的看得热泪盈眶。”“专门过来看的,第一次奔月,很壮观很激动,心情很难表达。”“关心一下,中国人,当然为中国自豪高兴。”“在家里看觉得屏幕小没什么感觉,现在在这里心潮澎湃,很感动,真的有热泪盈眶的感觉。”
【记者】除了通过户外的大屏幕观看卫星发射的现场直播,有更多的市民选择在家里收看电视,为了赶上晚上6点05分的直播,有的人甚至连晚饭也顾不上做。
【录音】“看了,非常开心,非常激动。嫦娥卫星发射盼了好多年了,下班回家我饭都没做就坐在电视机上一直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很骄傲!”
【记者】奔向月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一个梦想。嫦娥1号探测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对市民来说,它的发射成功,不仅代表着祖国的荣誉,担负着科学的探测使命,更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期盼。
【录音】“很激动,很自豪。因为中国几千年前已经对月球很有兴趣了解,现在带着古老的梦想飞向月球,是中国航天史上崭新的跨越!”“希望嫦娥一号能够争气,顺利飞到月球,顺利完成它的探测任务。”“这次嫦娥奔月卫星发射,能够如期升空进入轨道,是世界第61次的成功。也是中国第一颗奔月卫星。中国今后会取得更高的航天科技数据,对全人类的科学发展有很大的贡献的。”“这是我国第一次发射卫星上地球,现在是成功迈出了第一步!所以很激动!”“我认为是一种飞跃,希望有朝一日我真的能够登上月球。”
广州电台记者林颖,潘彦晖的报道。#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次飞行任务正式实施。这是中国对遥远月球展开探测的第一步,也是中国航天走向深空的第一步。对填补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空白,推动我国科学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培育国民开拓创新精神等都有重要意义。
此次“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将完成四个科学探测任务。而国防科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探月工程自始至终坚持和平利用太空,嫦娥一号卫星飞行任务执行科学探测任务,没有任何军事目的,也没有搭载任何军用仪器设备。交给新华社记者介绍一下:
(出录音)
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昨天(24日)成功发射。在标志中国航天开始走向深空的同时,也激起国内外更多的关注和遐想。针对中国对月球探测下一步战略的种种猜想,国防科工委有关人士明确表示:中国尚无载人登月的计划和时间表。
虽然美国在太空探索领域领先中国,但嫦娥一号的发射使两国间的差距在缩小,美国人感到了紧迫,但并没有感到威胁。不论是熟悉太空探测的美国专家,还是普通民众,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对中国的赞叹。
对美国媒体近来比较盛行的“中国太空军事威胁论”,有专家表示:中国对太空探索的热望不是一种威胁。相反,更多的是一个机遇。中国会对世界范围内的太空探索贡献良多。
谈到中美在探月领域合作的可能性,美国前众议院科技委员会主席沃克尔坦言:“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即便如此,中美双方在太空领域不会是类似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紧张竞争关系,合作仍然是大方向。”
从数字看“嫦娥”,别有意味。
14亿元:从2004年初立项研制,到2007年10月实施发射,绕月探测工程总投资14亿元人民币。 14与100万:绕月探测工程所花费用,只相当于修建14公里高速公路的费用,而嫦娥一号卫星飞到月球的总飞行距离将超过100万公里。
10000:绕月探测工程的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五大系统中直接参与工程的科研人员约5000人,加上管理人员和相关单位的协作人员,共约10000人。
103: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03次飞行。
2万3千: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开发了嫦娥一号卫星任务控制软件系统,总共有421份文件98万8千行源代码,如果打印出来将有2万3千多页。
“嫦娥一号”腾空而起,飞向38万公里外那个被历代中国人咏叹过的星球。对于一个这么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收藏一个“嫦娥一号”的模型相信是不少人的心愿。
早在两年前的2005年9月,温州一间公司就签下了“嫦娥一号”模型供货协议。公司的负责人说,在模型组装之前谁都不知道自己在生产什么,因为生产航天模型不同于一般的模型,这涉及到信息保密的问题。一旦泄密,后果是很严重的。直到十几天前,“嫦娥一号”临近发射,模型才真正向外界公开。
“嫦娥一号”模型一共有3款,分别为1∶30的探月卫星模型,1∶45的探月卫星和1∶200的长征3号甲火箭组合,以及1∶45的探月卫星和神舟飞船、“东方红一号”卫星组合。
“嫦娥一号”模型是完全仿真的,大家都关心售价是多少?
现在肯定的是估计在600元上下。只不过,目前生产的模型都是供应航天等相关部门,现在市面上还没得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