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建设研讨会11月19日至20日举行。在我校书院建设启程5年,而“双院制”(学院+书院)育人体制业已全面确立的新形势下,校领导与全体书院工作者、学院教师、学生代表、职能部门代表济济一堂,共同回顾创业历程,相互交流工作经验,深入研讨发展规律,放眼展望未来远景。
会议期间,郑南宁校长两度到会发表讲话,就西安交大为什么要兴办书院、怎样建好书院、书院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全面阐述。
郑校长指出,书院的本质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场所,设立书院,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宿舍等生活区的功能,使之不再是一个仅仅提供休息的地方,而赋予其大学生活的本质内涵。同时,这种蕴含大学精神、凝聚校园文化、无限丰富多采、追求心智发展的大学生活,也是需要同学们和自己的老师,包括校友、社会人士来共建共享的。古人有言:“学贵得师,亦贵得友”,这些都充分体现在书院功能中,也已为我校书院建设的实践所证实。
郑校长进一步指出,建好书院并实行“双院制”,是我校贯彻“育人为本”办学宗旨的集中体现,是积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育人机制创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决定着国家未来的价值取向,其精神状态决定着国家的形象和软实力。学校有责任帮助新的一代健康、茁壮地成长起来,不但培养出合格公民,而且更要输送拔尖人才、优秀的接班人。我们要针对发展趋势,立足于现实需求,努力创造出一个更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氛围,着力培养其独立思考、人文关怀两种基本素养,通过多种努力,把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他指出,现在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是如何把学院、书院两个方面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落实在每一位同学身上。要着手制定西安交通大学书院章程。要解放思想,开阔思路,着力于建设富有鲜明特色、各擅其长的书院文化,切实推进由书院担负的通识教育,促进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开展。要充分调动积极性,鼓励更多的专业老师参与书院工作,成为大学生的学业导师和知心朋友。书院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更富有人情味,多理解和关怀学生。他表示相信,把西安交通大学特有的传统、精神和文化融入 “双院制”发展,我们的道路将越走越宽阔。
王小力副书记,卢天健、程光旭副校长,原党委副书记朱宏亮,校长助理宫辉助理等参加研讨。卢天健副校长作为崇实书院院长作了重点发言。宫辉通报了有关文件的起草工作。文治院务主任张正明、南洋院务主任龚杰昌、仲英院务主任柴渭、启德院务主任王明旭、彭康院务主任苏玉波、宗濂院务主任王宏武、励志副院务主任康金勇、崇实院务主任何益敏分别汇报了工作进展。
会议围绕郑校长讲话,及《西安交通大学关于加强书院建设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并结合书院建设实际,分组进行了深入研讨。
主持会议的王小力副书记作了专题讲话,指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书院建设发展。讲话就加强书院队伍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书院条件环境建设和评估体系建设、加强学院与书院的交流合作、加强书院工作研究等作了全面部署。
年,随着“2+4+X
”等一系列教育教学重大改革措施的推进,为创造性地贯彻中央16
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重要精神,我校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住宿制学院即书院的思路,成立第一个具有书院性质的学生社区“文治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试点。在此基础上,2006
年成立彭康书院,2007
年成立文治、宗濂书院,2008
年成立南洋、仲英、启德、励志、崇实书院。至此,全校本科生成为书院成员,而每间书院的成员都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书院接受通识教育,磨练全面素质,致力于人格养成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2008
年,在完成书院建设布局后,学校又适时提出建立“双院制”育人格局,即学院和书院形成育人合力,同样面向同学们,学院侧重于构建其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而书院则侧重于其行为养成和实践锻炼,为其学业进步、能力增进和全面发展提供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行为规范等诸方面有力保证。“双院”犹如双飞翼,共助英才振翅飞。目前,“双院制”已逐步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自觉加入到书院建设中去,极大地丰富了育人实践。2009
年作为书院环境建设年,也取得了环境设施建设的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