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陕西频道10月10日电(记者许祖华)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日前在此间举行的“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上说,一流大学需要卓越的教育教学。
在简要地回顾了中国大学发展的历史之后,郑南宁说,中国的大学与西方的大学是在不同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大树,不能用相同的物化标准去评价各自大学的水平。
他说:“对于一所大学而言,你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所大学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地位,同样也影响着社会优秀青年作为一种理想追求而汇聚到这所大学。一流大学要为出色的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和教学,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价值观的培养,否则会‘误人子弟’。”
“教育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它要承载大学的人文精神。大学是一个充满着个性和活力的生命体。一所大学的人文精神是这所学校代代相传的大学文化和学术传统风气、学生社团活动、卓越教师的个人魅力、同学之间的交流,还有校园里令人流连忘返的老楼旧屋。”他说。
针对近年来谈论较多的创新能力培养,郑南宁说,创新能力培养只是培养科学精神的一个方面,而非人才培养的全部。把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唯一的培养目标是一种片面的教育观。大学不仅仅是科学原理和知识创新的基地,也是社会民主文明和谐与社会道义的策源地,而一流大学的文化和人文精神更是社会发展的思想源泉。
他说:“实现卓越的教育教学,承载大学的人文精神,才能使大学真正成为国家的智力源泉和执政的‘智库’。一所大学的建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为老楼旧屋,但代代相传的先哲精神和大学文化使它依然充满着一种历久弥新的气质,依然使人们对这所大学始终怀持一种敬仰和想象。”
郑南宁还认为,一个成熟的大学,应当发挥大学的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发展及先进文化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它不仅仅是知识传授和科技创新的基地,更是追求人文关怀的终极价值,成为人类社会公正与理想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