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18日上午,日籍诺贝尔奖得主白川英树被聘为我校名誉教授,授予仪式在主楼23层会议室举行。郑南宁校长为白川教授颁发聘书,并赠送白川夫妇蓝田玉等纪念品。席间 ,郑校长和白川教授就中日两国大学及学生的现状交换了意见。
下午,在科学馆101白川教授作了名为“聚乙炔薄膜的发现:导电高分子时代的黎明”的专题讲座。我校闫剑群副校长出席讲座。
演讲中,白川教授向大家展示了诺贝尔奖牌的照片,并重点讲述了发现导电聚乙炔薄膜的艰辛历程。1966年,读完博士课程的白川英树在东京工业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担任助教。正是在此期间,他在研究有机半导体时使用了聚乙炔黑粉,一次研究生误把高出上千倍的催化剂加了进去,结果聚乙炔结成了具有银色金属光泽的薄膜,由此引发了他对此薄膜具有金属导电性的猜想。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发现在聚乙炔薄膜内加入碘、溴,其电子状态就会发生变化。这时(·1976年),美国艾伦马克迪尔米德教授表示,“很想看看那薄膜”,邀请他到美国展开共同研究,便有了马克迪尔米德、白川英树和黑格的伟大合作。1977年,在纽约科学院国际学术会议上,白川把一个小灯泡连接在一张聚乙炔薄膜上,灯泡被点亮了。由此开创了一个导电高分子时代。
在被问及今后是否还会从事科学研究时,白川教授解释到,日本有很严格的退休制度,他已在2000年完全退休,所以不得再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他还表示,自己能克服困难、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动力是好奇心,他满意自己的成绩。据悉,退休后,白川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小学生的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旨在重燃日本中小学生对科学尤其是理工科学的兴趣。会末,白川英树教授与其夫人接受了我校学生代表献上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