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团学风采

首页 > 党团工会 > 团学工作 > 团学风采 > 正文

识己识人,暖心同行 | 博25042班心理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5 浏览量:

为切实关注博士生群体心理健康状态,提升同学们自我认知水平与人际交往能力,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博25042班接连开展系列活动。10月16日,班级组织成员参与“识己,识人,暖心沟通”——研究生人际成长主题讲座;10月19日,又成功举办“识己识人,暖心同行”心理主题班会。两次活动层层递进、相辅相成,取得了良好的心理疏导与能力提升效果。

第一项:暖心讲座,解锁沟通密钥

为精准破解研究生群体常见的人际沟通难题,本次活动组织班级成员参与学校心理中心的武如云老师开展的“识己,识人,暖心沟通”主题讲座。武老师以“沟通姿态”为核心切入点,系统讲解了心理学中五种典型沟通模式:“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与“一致型”,并重点强调“一致型”沟通姿态的核心价值——能够兼顾自我需求、他人需求与场景需求,是最健康高效的沟通方式。

为让抽象理论更易理解,武如云老师邀请现场同学上台参与“沟通姿态演绎” 互动,同学们分别模拟不同沟通姿态的言行举止,生动的表现引得现场笑声不断,更让大家在直观体验中深刻认识到不同沟通方式对人际关系的潜在影响。讲座尾声,武老师分享了“暖心沟通三步法”实用工具:第一步“停一停”,情绪激动时暂停沟通避免冲动;第二步“想一想”,梳理自身核心需求与他人潜在诉求;第三步“说一说”,用真诚温和的语言表达想法。同时,她详细介绍了学校心理中心的咨询服务流程,鼓励同学们在遭遇心理困惑时主动寻求专业支持。

合影留念,定格珍贵瞬间

讲座结束后,现场参与的同学们共同合影留念。镜头前,一张张饱含收获的笑脸,定格了这场专业讲座的精彩瞬间,也见证了同学们对人际沟通知识的热切汲取。

第二项:精准评测,洞察心理状态

为全面、客观掌握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委员谭玲组织全体同学开展心理健康评测环节。结合博士生面临的科研压力、学业进度、未来规划等多重挑战,本次评测特意选用适配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综合评估量表》,内容涵盖情绪调节能力、压力应对方式、人际适应状况、自我认知程度等多个核心维度,能够科学反映同学们的心理状态。

在安静有序的氛围中,同学们逐题研读问卷内容,结合近期学习生活实际认真勾选答案,确保评测结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评测结束后,谭玲对量表核心维度进行简要解读,为后续心理支持提供精准方向。

第三项:经验分享,传递相处智慧

随后,心理委员谭玲以“识己识人,善语传情”为主题开展专题分享。结合自身学习心理知识的经历与班级日常相处观察,她提出:“博士生阶段的人际交往既是生活中的‘情感纽带’,更是科研合作中的‘助推器’,良好沟通的前提在于先‘识己’,再‘识人’,最终以‘善语’传递真情。”

分享中,谭玲向同学们介绍了“自我觉察三步法”——通过记录情绪触发事件、分析自身反应原因、总结调整方向,帮助大家精准认知自身情绪与行为模式。在“识人”与“善语”环节,她结合心理学“共情理论”与“非暴力沟通技巧”,以“科研合作意见分歧”为典型案例,演示如何用“观察+感受+需求+请求”的句式替代指责性语言,将“你总是不配合我的实验计划”转化为“我注意到我们在实验进度安排上有不同想法(观察),这让我有些焦虑(感受),因为我希望能按时完成阶段性目标(需求),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一个双方都认可的方案吗(请求)”。生动的案例与实用的技巧引发同学们强烈共鸣,不少同学拿出笔记本记录关键要点。

班会合影,凝聚班级温情

主题班会环节全部结束后,全体参与同学再次齐聚镜头前合影。一张张绽放着温暖笑容的脸庞,定格了本次心理主题班会的珍贵瞬间,更凝聚起班级互助友爱的深厚情谊,为整场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次活动通过专业讲座、精准评测、经验分享等多元化形式,不仅帮助同学们科学认知自身心理健康状态,更让大家掌握了自我觉察与人际沟通的实用技巧,为营造积极健康、互助共进的班级氛围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稿:王俊凯

摄影:胡锦彬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