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加强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号召,协助同学们应对科研任务与个人成长中的多重挑战,2025年10月17日,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5083团支部在1-4054教室面向支部成员组织了一场主题为“在悲剧发生前,我们能做什么”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此次活动旨在普及抑郁症相关知识,提升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素养,并在集体内部营造相互理解、支持与陪伴的良好氛围。

活动前期,同学们已完成两个心理自测量表进行了初步心理评测。研究生群体尽管对心理健康概念已有基本认知,但对于如何界定抑郁症、如何有效提供支持等具体问题,仍存在不少认知模糊区。为此,硕5083团支部心理委员申志昂同学进行了精心准备,力求使宣讲内容既科学严谨,又贴近同学们的实际生活与情感需求。
在班会的内容介绍中,心理委员系统性地介绍了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三种不同类型的心理危机形态,并针对常见误区进行了科学澄清。他详细解读了“冲动型”、“挣扎型”与“平静型”三种危机形态的不同表现与内在心理机制,使同学们认识到心理危机的复杂性与隐蔽性。此外,他运用相关科学知识解释了抑郁症可能导致的大脑器质性变化及其可逆性,并着重强调,抑郁症并非意志薄弱或性格缺陷,患者往往经历了一场外人难以察觉的、耗尽能量的内心战争。

本次班会不仅注重知识普及,更侧重于实用支持技能的传递,心理委员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作为陪伴者可以运用的语言与行动技巧,例如如何通过一次安静的陪伴、一杯温水或一次散步的邀请来表达关心,并强调了“允许沉默”和“降低回应预期”的重要性。他还特别提醒同学们在助人时需明晰边界,做好自我关怀,并牢记在危急情况下“安全大于保密”的原则,引导大家善用学校“学生成长支持”平台等专业资源。

此次主题班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硕5083团支部在构建韧性班集体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它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心理健康知识,更点燃了集体内部互相关怀、彼此支撑的热情。未来硕5083团支部将持续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动态,将心理健康支持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致力于共同构筑一个更具凝聚力和温暖度的学术班级家园。
文字:张艺鑫
图片:张艺鑫 申志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