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发新时代青年的爱国热情与历史使命感,硕5079团支部近期围绕“铁血抗战凝魂骨,铭记历史续华章”的主题,组织开展了系列化、多层次的主题学习活动,引导全体成员从历史的回响中汲取力量,在时代的召唤下砥砺前行。
本次系列活动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情感共鸣与理性思考相统一。2025年9月25日,支部全体成员观看了《峥嵘岁月》抗战历史纪录片。当黑白影像中展现出山河破碎的悲怆与先辈们浴血奋战的英勇时,沉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使同学们对抗战的艰苦卓绝有了最为直观和震撼的认知。

图1观看抗战历史纪录片
随后开展的抗战历史知识竞赛,则是对理论学习效果的有效检验与巩固。在紧张激烈的竞答中,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与精神被一次次重温与牢记,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主动性与团队协作精神。

图2进行抗战历史知识竞赛
作为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的特色与亮点,支部创新性地策划了“我家乡的抗战故事”分享会。这一活动充分利用了支部成员来自全国各地的特点,将宏大的国家叙事与鲜活的个体记忆、地方史实紧密联结。同学们深情地写下并讲述了发生在自己家乡的抗战事迹:从重庆的大山里,走出了共和国名帅刘伯承;在保定清苑县冉庄,地道战成为人民战争智慧的经典象征;大连的抗日地下工作者巾帼不让须眉,成功转移电台;山西临汾八路军的伏击战给日军的“战地观摩团”好好上了一课……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故事,共同编织出一幅全民族抗战的壮丽画卷。

图3 “我家乡的抗战故事”分享会材料
这一环节极大地增强了历史叙事的亲和力与感染力,让每一位同学都深刻体会到,抗战的历史并非遥远的教科书内容,而是与脚下这片土地、与自己的血脉根源息息相关的共同记忆,从而将爱国情怀深植于心。

图4 会后合影
2025年9月27日,支部部分成员前往千人报告厅,共同观看了精彩纷呈的“中华之声”合唱比赛。现场气氛热烈,支部有2名成员入选学院队伍登台献唱,1名成员作为志愿者负责保障会场秩序,展现了支部成员的良好风貌。电气学院用一曲铿锵激越的《游击队歌》,以其昂扬的斗志和磅礴的气势,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次生动的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

图5 中华之声合影
为进一步深化学习成效,在国庆节假期,支部部分成员自发组成实践团,奔赴上海与嘉兴,开展了一场“红色足迹”寻访活动。在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弹痕累累的西墙无言地诉说着“八百壮士”誓死坚守的悲壮,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国家存亡之际中国军人的血性与担当。另外,也有同学前往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在红船旁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这条从“抗战坚守”到“红船启航”的参访路线,巧妙地构建了一条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的历史逻辑线,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抗战精神的伟大胜利与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密不可分,正是无数先辈的奋斗与牺牲,才铺就了通往今日和平与发展的道路。

图6 支部成员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

图7 支部成员参观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通过此次系列教育活动,团支部成员完成了一次从历史认知到情感认同,再到精神升华的深刻洗礼。大家一致认为,伟大的抗战精神不仅是民族精神的璀璨瑰宝,更是激励我们前行不竭的动力源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定将继承这份宝贵的“烽火记忆”,以此磨砺报国之初心,明确奋斗之使命,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让历史的火炬照亮前行的道路。
文字:林致远
图片:徐晨 杨若凡 林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