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团学风采

首页 > 党团工会 > 团学工作 > 团学风采 > 正文

最佳团日 | 硕5065团支部:生态赋能发展,绿色成就智造

发布时间:2025-10-10 浏览量:

2025年10月3日,为深入推进“最佳团日”生态创新篇活动,硕5065班党支部、团支部5位同学赴陕西省宝鸡市眉县营头镇农夫山泉红河谷工厂开展参观学习,并赴红河谷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基地调研,近距离感受“上游生态—下游智造—消费者健康”的绿色发展链条。

4fc2194df4b2efd85fd41ae8d7c52d8a

一、活动概况

在企业工作人员引导下,调研组依次走进取水与前处理区、吹灌旋一体化车间、在线检测与包装区、成品仓储与物流区等功能区域,系统了解矿泉水生产的关键流程与质量控制要点。现场讲解围绕“水源地保护与动态监测、洁净度管控与风险预警、能源与用水效率提升、包装减量化与回收再生、全流程可追溯体系”等议题展开,同学们对“以生态为底、以品质为核、以数字为牵引”的绿色智造模式有了立体认识。

c77266fbe34a9b661600d453ad6beb43

二、参观亮点

一是“从源头到生产”的安全链条。同学们集中了解原水取样、理化与微生物双线并行检测等关键点位的把关做法,追踪“批次—生产线—班次—设备—人员”的全过程信息,实现“一瓶一码”的追溯思路。

59730c5d1fe52eecfdb601ee7f7b0d26

二是“吹灌旋一体化”的效率提升。通过现场窗口观察到瓶坯加热、吹瓶成型、无菌灌装、旋盖封装的联动节拍,理解如何以工序合并减少污染风险与能耗损失。

63670a693617baae8cad3083f3bcc18f

三是“轻量化与循环”的包装探索。工作人员讲解重点展示了PET轻量化、标签与瓶体分离、码垛与回收协同的方案,反映出包装全生命周期减碳路径。

8be140b147b3c9aeba03583fd00cd8c1

四是“数据驱动”的过程管理。车间的关键点位以传感器与视觉检测实现在线判别与预警,管理端以看板呈现产线节拍、良品率与能效指标,形成“问题早发现、早响应”的闭环。

a687184f7fc63e1c7926df4d27478b5d

三、互动交流

在交流问答中,调研组围绕“绿色供应链协同治理”“包装减量化的材料替代与回收体系”“能源梯级利用与余热回收”“产线异常的实时监测与算法预警”等主题与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深入交流,并结合参观内容提出了可转化为课题案例几点设想:

1.基于包装轻量化的材料—结构—回收可行性评估;

2.产线关键工序的能效审计与节能改造建议书;

3.面向“一瓶一码”的质量追溯数据建模与看板可视化;

4.“上游生态—下游制造”耦合视角下的水源涵养协同机制研究。

cc8c922601a02ccc0b61519d988518ba

四、生态调研

下午,调研组走进红河谷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基地,沿“溪谷—缓冲带—游步道—取水点周边”开展样线式观察,记录林分结构、地被植物连续性与游客承载强度等情况,梳理“源头涵养—流域治理—企业取用水”的系统关系。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守住上游生态“阀门”,才能保障下游绿色制造的“水头”,实现生态价值向产品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转化。

ae8dae0e6659e6843efd433ffe044b0c

五、学习收获

同学们表示,此次参观学习既是一堂“行走的生态思政课”,也是一堂“触手可及的产业实务课”。大家从生态底线、过程品质、数字赋能、全链协同四个维度深化了对绿色制造的理解,推进“最佳团日”生态创新篇的持续深化。硕5065班党支部、团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推动“走进绿色企业—走进生态基地—走进课堂实验室—走进社会传播”的“四走”闭环,打通“认知—调研—转化—传播”育人链条;同步开展生态文明联合宣讲、光盘行动与关灯行动、跨学院交流等系列活动,汇聚青春合力,助力绿色转型。

文字:张明哲 林思悦

图片:张明哲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