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团学风采

首页 > 党团工会 > 团学工作 > 团学风采 > 正文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锤炼本领团结奋斗——电气工程学院硕3084党支部与博25043团支部开展共建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08 浏览量:

以史为炬,以魂为钢,当历史的风掠过岁月的长廊,那些镌刻在民族骨血中的抗争记忆,始终是照亮前路的精神火炬。2025年9月25日,电气工程学院硕3084党支部和博25043团支部开展了线下支部共建。会议由博25043团支部书记张舒媛主持,全体党员和团员参加。

第一部分:以史为炬,以魂为钢

会议伊始,陈琪岭同志围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锤炼本领团结奋斗”主题进行分享,以史料为笔、以英烈为魂,带领在场者穿越硝烟,重识那段山河破碎却风骨不倒的峥嵘岁月。陈琪岭以夜袭阳明堡机场、关家垴战斗等经典战役为切入点,直观展现了八路军在抗战中的英勇表现。

“正是在这样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中国军民凭借坚定的信念与无畏的牺牲,谱写了抗战胜利的壮丽史诗。”分享中,陈琪岭同志援引多位抗日英烈的铿锵誓言,让在场人员深受触动。张自忠将军“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的赤诚,杨靖宇将军“抵抗到底,无须多说,开枪吧”的坚毅,佟麟阁将军“荣辱系于国家民族者重”的担当,赵登禹将军“为国死了,也是光荣”的豪迈,将军们用生命践行的报国誓言,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最后,陈琪岭同志强调,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新时代的我们当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力量,锤炼过硬本领,凝聚团结奋斗的共识,以实际行动传承英烈精神,为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第二部分:寒梅立雪照山河,14年烽火中的抗联精神

赵明智同志以影视剧中的历史讹传为引,揭开了“14年抗战”概念背后的历史纵深,循着党的最高领导人的论述脉络缓缓道来:1995年江泽民同志对日本侵华野心的追溯,2005年胡锦涛同志对“九一八事变是抗战起点”的明确,2014年习近平同志对“九一八揭开反法西斯序幕、七七开启全民族抗战”的精准界定,直至2017年“14年抗战”概念写入教材,每一步演进,都是对东北义勇军的呐喊、抗联将士的热血最郑重的回望,是对中华民族抗战整体性的充分尊重。

赵明智同志讲述着抗联将士的绝境抗争:杨靖宇被叛徒出卖,腹中仅有草根棉絮却至死不降;赵尚志遭叛徒袭击,头颅被敌人当作“战利品”;程斌的叛变毁掉70多个密营,却毁不掉抗联将士的斗志。而杨靖宇生前常用口琴吹奏的那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国歌,更让抗联精神与民族魂紧紧相连。

会议尾声,赵明智强调,伟大抗战精神是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14年抗战的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有着不屈的脊梁与必胜的信念。新时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就是要传承抗联将士的信仰与担当,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奋进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此次主题分享让在场人员对14年抗战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对东北抗联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史为鉴,铭记英烈事迹,传承抗战精神,在未来的学习上践行初心使命。

文字:童文瀚 赵明智 张舒媛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