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9月3日,由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和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的西交·通全球暑期学校--先进电力装备关键技术系列讲座圆满结束。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美国、克罗地亚、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的11位国际知名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题授课,吸引了来自全球的100余名学生参与。

美国工程院院士、弗吉尼亚理工大学Dushan Boroyevich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Medium Voltage Power Electronics Building Blocks for Future Electronic Energy Networks》的专题报告。他现实需求出发,系统阐述了未来电子能源网络的中压电力电子构建模块技术,内容涵盖系统架构方案、短路保护机制与关键装备研发等多个方面。Boroyevich教授强调,未来电子能源系统的规模预计将达到当今电网的4至10倍,电能传输将主要依托地下、水下及嵌入式电缆,在电子能源路由器之间进行高效输送。这一变革将推动电力电子设备需求增长十倍,为下一代能源网络的建设提供重要方向。

克罗地亚工程院副院长、萨格勒布大学Neven Duic 教授在《Smart Energy Systems》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态势与智慧能源系统面临的挑战及解决路径。结合克罗地亚—波黑跨境电力流动分析、克罗地亚2035退煤退气规划等实际案例,通过模型验证了多能互补与系统协同的重要性。Duic教授指出,构建未来智慧能源系统需整合电力、热力、交通和工业等多部门资源,实现跨领域协同优化,以提升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Sergio A. Pignari教授以《On Low-frequency EMC Modeling》为题作了精彩报告,系统阐述了电力系统中低频电磁兼容(EMC)建模的重要价值、关键技术创新及面临的挑战。Pignari教授从工程实际需求出发,深入分析了EMC仿真在提升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方面的核心作用,为电力装备与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与评估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引。

日本琉球大学Eiji Kaneko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Investigation of Late Dielectric Breakdown Phenomena Following Current Interruption in Vacuum Circuit Breakers》的学术报告。该研究采用激光阴影成像与激光散射法等先进观测手段,对真空断路器电流开断后出现的延迟介质击穿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Kaneko教授指出,此类击穿主要由电极产生的金属微粒引发,并进一步提出,传统理论需扩展以纳入微粒多次轰击及其不完全蒸发的新机制。

韩国汉阳大学Bang-wook Lee教授在题为《Assessment on the aging of HVDC Mass-Impregnated Cable based on the multi-physical analysis》的报告中,全面阐述了高压直流浸渍纸绝缘电缆的老化机理与极性反转特性。

法国Shemar电气有限公司的Eric Moal教授做了题为《Compatibility tests between FRP tube and insulated oil》报告,介绍了用于变电站符合空心绝缘子的FRP管与绝缘油的兼容性测试,指出击穿电压和介质损耗因数是有效的兼容性评估指标。

日本金泽大学Yasunori Tanaka教授在《A Review of New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Induction Thermal Plasmas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Materials Processing》报告中,系统介绍了PMITP+TCFF、调制ICTP和Loop-ICTP三种创新的感应热等离子体技术及其在材料合成与加工中的突破性应用,这些技术未来可进一步拓展至全固态电池材料、宽禁带半导体器件、柔性电子等前沿领域。

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Rene Smeets教授在题为《Technical impact of SF6-freeswitchgeartechnology》报告中重点介绍了开关技术在脱碳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并以替代最强温室气体SF6为例展开详细分析。报告围绕高压开关设备中的绝缘与开断物理过程,系统分析上述技术路线的研发现状与发展瓶颈,并对未来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潜在解决方案作出展望。

丹麦奥尔奥尔堡大学Frede Blaabjerg教授在题为《Power Electronics – the Key Technology for Grid Integration》的报告中,系统回顾了德国、丹麦等能源转型先行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的能源结构变迁,并强调电力电子已成为实现能源高效转换与电网融合的关键技术。

日本东京大学Akiko Kumada教授做了题为《Development of Optical Methods for Electric Field Sensing》。



此外,我校迮弃疾、陈晨、韦玉麒等教授也为学生带来了精彩报告。

本期暑期学校为学生呈现了一场内容丰富多彩的学术盛宴。活动不仅围绕智慧能源系统、高端电力装备核心技术、系统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等前沿方向展开系列讲座,还组织了包括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创新港产教融合平台在内的实地参访,有效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本期暑期学校全面还展现了电气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拓展了学员的国际视野,强化了跨学科交流与创新能力。
文字:电气工程学院、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全国重点实验室
图片:电气工程学院、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全国重点实验室